9月8日下午,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,商务部副部长鄢东,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、副主席卢新宁,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庆霜介绍中国—东盟经贸合作情况暨第22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有关情况,并答记者问。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出席,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、新闻发言人周建设主持。
女士们、先生们,大家下午好!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。第22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、中国—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于近期在广西南宁举办。今天我们邀请到商务部副部长鄢东先生,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常委、副主席卢新宁女士,中国贸促会副会长李庆霜女士,请他们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,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。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:商务部亚洲司司长王立平先生。
谢谢主持人。女士们、先生们、各位媒体朋友们,大家下午好!很高兴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参加国新办新闻发布会,向大家介绍第22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筹备,及中国同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有关情况。
本届东博会将于2025年9月17日至21日在广西南宁举办,主题是“数智赋能发展,创新引领未来——以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”,中外领导人等重要嘉宾将共同出席开幕式,45个国家约3200家企业参展,新设人工智能专馆、新质生产力专馆和蓝色经济、外贸优品等展区,展览总规模约16万平方米,集中展示中国同东盟国家合作的最新成果。
近年来,在双方领导人战略引领下,中国同东盟国家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,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势头。
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,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。2024年,中国与越南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泰国、新加坡等5个东盟国家双边贸易额均突破千亿美元,其中,与越南、马来西亚的双边贸易额已突破两千亿美元。今年1—7月,中国同东盟贸易规模达5970亿美元,同比增长8.2%,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的16.7%。
截至2025年7月,中国同东盟累计双向投资超过4500亿美元,中国企业在东盟累计完成工程承包营业额达4800亿美元。双方积极拓展数字经济、电子商务、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,新兴领域合作成效显著。
面对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对全球产供链带来的冲击,中国与东盟坚持多边合作,共同维护区域产供链的稳定畅通。双方产供链上下游协作更加紧密。一批园区、互联互通项目稳步推进,双方进一步推动产业融合,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繁荣发展。
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谈判全面完成,首次系统性构建覆盖数字基础设施“硬联通”与规则标准“软联通”的全链条合作框架,实现规则升级。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高质量实施,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、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高。中国—东盟东部增长区、澜湄等次区域合作稳步推进,贸易投资便利化的制度红利进一步释放,中国—东盟区域经济一体化领域不断拓宽、层次不断加深。
我们愿携手东盟各方,进一步用足用好中国—东盟博览会平台功能,推动自贸区3.0版升级议定书如期签署,加快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—东盟命运共同体,为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贡献力量。
在此,我谨代表中国商务部,诚挚邀请国内外各界朋友参加第22届中国—东盟博览会。我们将与各方密切配合,精心筹备,共同办好本届博览会,进一步凝聚合力,开拓创新,共促发展,不断推动双方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。谢谢。
谢谢主持人。女士们、先生们、各位媒体朋友,大家下午好!下面,由我介绍第22届中国—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有关情况。
第22届中国—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“数智赋能发展,创新引领未来——以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新机遇助建命运共同体”为主题,将于9月17日—18日在南宁举行,广泛邀请中国和东盟政府、企业、研究机构等代表逾千余人出席。本届峰会按照“4场主体活动+N场配套经贸活动+1场同期活动”总体安排,凸显以下特点:
我们将邀请中外领导人出席峰会开幕式并发表讲话,加强战略指引,凝聚合作共识。
举办中国—东盟商界领袖论坛,围绕人工智能产业国际合作,发布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合作系列倡议及研究报告,宣布成立中国—东盟商务理事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。
举办越南领导人与中国企业CEO圆桌对话会,围绕两国在人工智能、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合作,开展政商对线
举办中国—东盟商事法律论坛,揭牌成立“一带一路”法律服务联盟南宁代表处,启动运行相关商法机制,推动一批法律科技产品首发首秀。
本届峰会还将面向印尼、马来西亚等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及相关省份举办多场经贸配套活动,并同期举办中国—东盟商务理事会年会暨工商会主席联席会议。
,首次创设1万平方米人工智能专馆和新质生产力专馆,这是我们献给数字时代的“智慧客厅”,华为、阿里云、奇安信和科大讯飞等近200家人工智能头部企业和初创团队将集中亮相。
,首次举办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部长论坛,中国与10个东盟国家人工智能掌门人将共话发展。
,国内和东盟国家的一些硬核AI产品将首发亮相。一系列AI主题活动,包括中国人工智能出海未来独角兽榜单、AI行业大咖对话沙龙等十多场活动。第五个是
,我们将推出国内首个会展智能体,我今天带来了二维码,欢迎记者朋友们扫码体验。我们这个智能体将于9月13日正式上线,它可以用在智能客服、导览、会议安排、行程规划、智能云展、智能撮合等17个场景,还支持8种东盟语言,比如越南的朋友用手机扫码进去之后,马上就会匹配出越南语的界面,提供便利的智能服务。记者朋友们见多识广,欢迎给我们提意见,帮助我们进一步完善。
16万平米的展馆,将有近3200家企业参展、1万多家企业到会采购洽谈,7个东盟国家包馆,33个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参展,外国企业占比38%,东盟10个国家的工商会领袖也将聚首南宁,商协会和企业主导的经贸活动占比54.2%,创历史新高。本次盛会的第二个特点是16万平方米的展馆,有近3200家企业参展,1万多家企业到会采购洽谈,有7个东盟国家包馆,33个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参展,外国企业占比38%。东盟10个国家的工商会领袖也将聚首南宁。商协会和企业主导的经贸活动占比54.2%,也是创历史新高。
本届盛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宣传和服务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新机遇新商机。
将举办15场新品首秀活动,发布近70款有市场潜力的重磅产品;首次设立全国省区市贸促会特邀合作伙伴机制,举办80多场经贸交流活动,预计签署100多个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等重大投资项目和大批贸易订单。
中方将与东盟保持密切沟通,积极推进各自国内签署批准程序,推动年底前正式签署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升级议定书。
中方将围绕9个达成双方共识的重点领域开展互利合作。例如,在数字经济领域,大力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,推广移动电子支付,加快跨境电商发展,推动数字商业模式创新;积极利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等前沿数智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。又比如,在绿色领域,推动绿色贸易发展,加强与东盟国家在新能源汽车、清洁能源等领域合作;促进绿色标准对接与合作,推动绿色供应链互联互通,共同探索绿色商机。
升级议定书签署生效后,我们将力促协定第一时间惠及企业。各级商务主管部门做好政策宣介工作,指导和帮助企业用足用好自贸区3.0版红利。驻外经商机构积极发挥桥梁作用,与驻在国政府及相关企业加强沟通,及时掌握3.0版实施中的问题,与东盟方共同协商完善落地机制。谢谢。
谢谢您的提问,这个问题我来回答。为回应东盟关切,切实提升区域经济数智化水平,第22届峰会突出“AI”唱主角的特色亮点,具体可概括为“四个一”,即:
,凝聚各方共识,中国贸促会将与东盟10国工商会共同发布《中国—东盟工商界关于人工智能产业合作南宁倡议》,同时发布《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产业合作研究报告》《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案例集》,助推区域数字经济合作朝“普惠繁荣、和平安全、平等包容”方向发展。
,贯通产学研用,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应用展示专区,将展示包括服装、娱乐、医疗、餐饮、法律、金融等领域的大模型和终端应用,通过可见、可感、可触、可及的沉浸式场景,让嘉宾与AI互动交流。举办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圆桌会、成立中国—东盟商务理事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,为人工智能合作提供机制性保障。
创建一系列智慧会务场景,让AI成为参会标配。上线峰会专属数字人,支持中、英及东盟多语种,解答嘉宾需求,并通过算法辅助嘉宾现场精准开展供需对接,查询个性化日程,提供商事认证、法律咨询等服务。首次应用人工智能生成技术,为参会嘉宾定制专属的峰会形象。
升级一条跨境产业链,推动成果变现。本届峰会秉持“以会促贸、以会促投”聚焦人工智能产业链融合发展,广邀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领域国内国外企业参会洽谈。东盟及“一带一路”共建国家商协会、企业将携带智慧城市、智慧制造、智慧农业等领域项目来华洽谈;国内人工智能头部企业也将携带最新的产品应用、解决方案参会,与各方一道携手共赴人工智能、数字经济蓝海。
各位记者朋友,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合作既要有政策指引,更要有产业落地。第22届峰会就是要用看得见、摸得着的方式,让政府、企业、科研机构、青年创客都能找到自己的接口。我们期待与各方一道,把峰会打造成为区域人工智能、数字合作的重要平台,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—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新的智慧和力量。谢谢。
感谢这位记者关注了我们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,也特别感谢您给我们的超级联赛起了一个简洁响亮的名字——“A超”。这个赛事最初就是为了配合第22届东博会和峰会举办的,从7月到现在,不到2个月的时间,联赛已经吸引了3300多支参赛队伍,其中有329支来自东盟,涉及跨境电商、文旅、汽车、农业等9个子赛道,参赛队伍覆盖我国的31个省份和东盟10个国家,可以说它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比赛,而是中国—东盟数字合作的超级舞台。联赛与今年东博会和峰会的特色“AI唱主角、企业为主体”高度契合,刚才记者讲到“当赛事遇到峰会”,我觉得可能会发生许多有想象空间的化学反应,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。
这次超级联赛既有专业赛道,也有“AI大家创”、全民挑战赛等低门槛设计,成功激发了企业和大众的参与热情。现在来看,效果相当于一次服务峰会主题、推动AI普及的大规模“社会预热”和“企业路演”。在峰会期间,我们将集中展示AI超级联赛涌现出来的成果,其中有很多看点,比如在工厂流水线上干活的人形机器人,值得媒体朋友们去看一看。
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,大家也非常关心人工智能时代我们如何延续和拓展产业合作。AI超级联赛从一开始起就积极邀请东盟企业参与,并鼓励中国企业和东盟企业组团参赛,双方在一起合作和碰撞之下,已经形成了很多新的技术成果,比如智慧口岸、智能座舱、数字果园等。还有能够识别榴莲成熟度的水果大模型已经在测试,如果测试成功,投入应用,它会帮助更多的东盟国家水果卖到中国市场。相信峰会与联赛叠加,能为中国与东盟的产业融合带来更多活力。
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,每一个国家都有平等进入这个时代的权利,联赛和峰会是践行中国发起的全球人工智能普惠计划的具体行动,也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已经从传统领域向数字领域拓展。从“山水相连”到“数据相链”,相信在东博会和峰会的推动下,以AI为纽带,我们有能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—东盟命运共同体,谢谢。
谢谢你的提问。东盟与中日韩之间的贸易投资持续活跃,经济新动能日益壮大,本地区产供链合作韧性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。为了落实好2024年第27次东盟—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达成的《关于加强区域供应链联通的声明》,提高区域产业体系稳定性和竞争力,商务部会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中国工商银行,积极筹划东盟—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。中方精心设计,以线上、线下相结合的模式,为中外方企业提供对接服务,并正在筹备9月18日在南宁举办的线下对接大会。此次对接活动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桥梁作用,聚焦先进制造、绿色农业、数字科技等重点产业,以经贸园区、交通物流和新兴产业发展为主要抓手,积极推动区域产供链合作持续走深走实。截至目前,已组织本地区超过2000家企业参加线上对接活动,其中境外企业近400家,并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供需匹配,已向超过1600家企业反馈匹配结果,为意向企业举行了10余场线上的专题对接服务,努力为企业搭建常态化的对接平台。
在前期线上对接的基础上,中方拟邀请区域相关国家的政府、东盟秘书处、商协会、企业、金融机构和研究机构代表出席9月18日的对接大会。大会拟安排主旨发言、成果发布、供需对接以及专题对接等活动。欢迎更多区域内感兴趣的企业代表参加此次大会。谢谢。
中国始终强调人工智能不应只是少数国家的权利,应该是造福全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,因此提出了全球人工智能普惠计划。第22届东博会、峰会举办之际,正是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全面完成谈判、即将签署议定书之时。我们都知道3.0版涵盖了九大领域,第一个就是数字经济,这也标志着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中国—东盟合作的新动能。所以本届东博会突出人工智能主题,就是为了紧扣国家的要求,服务3.0版落地,与东盟国家一起携手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挑战和机遇。
习对广西有三大定位,面向东盟的国际大通道、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的新的战略支点、有效衔接“一带一路”的重要门户,从这三大定位可以看出来,今天的广西已经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地理边疆,而是在新一轮改革开放中重要的战略支点。从发展人工智能来看,我们广西有三个比较优势:一是平台优势。东博会和峰会让我们在过去的21年里积累了与东盟国家交流合作的一系列平台和机制,比如中国—东盟信息港、中国—东盟技术转移中心;二是通道优势。广西不仅是中国唯一与东盟陆海相连的省区,也是中国14亿人口和东盟7亿人口两个大市场的关键结点,而且有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等数字快速通道,建成以后从南宁到河内的网络延时只有3.5毫秒;三是场景优势。广西与东盟地缘相近、人缘相亲,我们广西的40所高校开设东盟语种专业,有近万名东盟国家留学生,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能适配广西的,往往也能适配东盟,所以广西提出了“北上广研发+广西集成+东盟应用”,就是把北上广研发的人工智能技术吸引到我们广西来集成、适配,再奔赴东盟各国应用。今年以来已经有2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到广西谈合作,新签项目70多个,刚才这位记者朋友提到的AI专馆,对此会有所展现。可以说,广西正在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东盟的“出海口”,东盟国家与中国合作的“第一站”。
东盟国家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,与中国加强合作的意愿也很强烈,前面讲到我们广西的三个优势,也使国家近期明确把中国—东盟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放在了广西,我们在南宁划出7.78平方公里建成了“南A中心”,至今已经和包括越南在内的8个东盟国家签署了合作意向,在东博会期间,“南A中心”也是重要的展示场所,欢迎记者朋友们去看一看,也请这位越南记者朋友能够帮我们转告越南的企业,我们热烈欢迎越南企业和东盟国家企业入驻“南A中心”,与我们携手共筑区域人工智能高地。谢谢。
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,这个问题我来回答。中国作为国际经贸秩序的坚定捍卫者和多边贸易体制的坚定支持者,愿同东盟方一道,维护国际经贸秩序和全球产供链稳定畅通,为促进双方发展振兴、捍卫国际公平正义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中方将继续推动中国—东盟自贸区建设和升级,高质量实施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,并加大对中国—东盟东部增长区、澜湄等次区域合作的投入,不断增强中国—东盟互利合作动力。
中方愿扩大进口热带水果、咖啡、橡胶、棕榈油等东盟特色优势产品,同时,深化与东盟各国跨境电商合作,在政策沟通、产业对接、地方合作及能力建设等方面走深走实,打造“丝路电商”区域合作样板,不断注入贸易发展的新动能。
将充分发挥中马、中印尼“两国双园”合作平台作用,积极打造国际分工合作新平台。加大对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的投资力度,共同培育新质生产力。推动民生领域更多“小而美”项目落地见效,惠及更广阔的民众群体。
加快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,增强通道的韧性与活力,推动通道与产业相互促进、共同发展。共同维护关键产品和服务顺畅流通,协同应对供应链中断等挑战,构建更加稳定、畅通、基于比较优势的区域产供链体系。谢谢。
我们与东盟10国对口机构建立了全覆盖的工作机制,通过中国—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、中国—东盟商务理事会、东亚商务理事会开展全方位的贸易和投资促进活动。今年5月,首届东盟—中国—海合会峰会在吉隆坡举办,中国贸促会作为中方牵头部门,联合各方共同举办东盟—中国—海合会三方经济论坛。今年7月,第三届链博会期间,泰国担任主宾国,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、新加坡等国各大商协会组团参会观展,期间我们还举办了第17届中国—马来西亚联合商务理事会会议、中国—东盟供应链合作研讨会等对接交流活动。上周,我们在京成功举办了中国—马来西亚高层商务对线“千团出海”、开拓市场。
依托中国—东盟商务理事会专家委员会等智库平台,我们先后发布《东盟营商环境报告》《中国—东盟商务理事会关于中国—东盟经贸合作政策建议报告》等12份报告,为企业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营性活动提供法律、合规、风险预警等定制化服务;同时,中国贸促会所属的贸仲委、海仲委均在南宁设立了办事处和东盟庭审中心,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与东盟对口合作机构共建了联合调解中心,为中国与东盟企业的经贸合作提供全链条、一站式、国际化的商事法律保障。
下一步,中国贸促会将持续做好平台建设、创新服务方式,以更多元、更务实的举措,服务中国企业面向东盟“走出去”,为推动中国—东盟经贸合作作出贸促贡献。谢谢。
谢谢您的提问,这个问题我来回答。东博会作为高规格、高层次的国家级平台,近年来越来越注重企业的主体地位,在商务部的指导下,第22届东博会更是把紧扣企业的需求作为主要的目标,拿出多项举措努力让企业真正“当主角、得实惠、享服务”。比如我们注意到,各国企业对于产供链合作、商务法律、RCEP、企业“走出去”、3.0版商机等方面有强烈的需求,就重点安排了
东盟—中日韩产业链供应链对接大会、中国—东盟投资法律研讨会、RCEP经贸合作高端对话、品牌出海对接会、经贸合作对话
除了上面说的计划内安排好的活动,我们还有一个创新,就是为企业提供定制化的即时服务。刚才我们向大家推介的东博会智能体有一个功能,叫“智能撮合”,就是为有共同需求的客商临时搭建会议讨论区,比如说参展商要找采购商,他只要扫二维码,在搜索框里输入需求和条件,智能体马上就会给他推荐匹配的目标客户,而且会主动帮助他联系目标客户,发出洽谈邀约。这要在过去,咱们得“寻寻觅觅,众里寻他千百度”,即便找到目标也不知道是否适配,还要交换名片、筛选客户、打电话、发邮件、求见面,现在交给智能体,短短几秒钟全部搞定,而且是精准配对。我要特别说明一下,在本届东博会结束之后,我们还会继续为企业提供“365天×24小时”服务,为企业搭建一个永不落幕的经贸合作平台。谢谢。